國際顆粒尿素漲跌對國內市場意為著什么?
9月22號,印度MMTC150萬噸的尿素投標公布,共收到280萬噸固定供貨量投標,報價在CFR203~206美元/噸之間,按照最低價中標的慣例,本次招標較8月份IPL的價格高出了9美元/噸。預計伊朗和中東將分別提供30萬噸左右的貨源,印度要想達到采購150萬噸的目標,那么需要從中國采購近90萬噸的貨源,中國是抵制還是滿足印度的需求?筆者認為后者更合適。
從需求看,國內到10月中旬之后,全面進入淡季,按照當前的市場心態看,很難有像樣的淡儲。在既沒有剛性需求、淡儲積極性又不高的情況下,希望價格維持當前水平幾乎不可能。
從供應看,雖然生產企業大幅虧損,但產量下降遠未達到預期:
8月底某網站公布的8月份產量大約在500萬噸的水平,而當月環保檢查、G20峰會和成本高企造成了一些企業主動和被動減產,因此對此數據予以了采信,從而推斷在現有價格水平的情況下,中國將不再依賴出口,但最近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的產量仍然高達580萬噸,讓人跌眼鏡,以為是統計局的數據出了問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年3月份的數據應該多報了近60萬噸)。
同過去的數據進行了比對:8月份河北、青海、寧夏大幅增長,山西、遼寧小幅增長,貴州、新疆、陜西小幅下降,其它地區同比降幅都在20%以上,同現象和歷史數據基本吻合,也就是說本次統計局的數據是可信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以為減產和停產已經使得國內供求關系趨于平衡,而實際是仍然嚴重供大于求,仍然沒有擺脫對出口的嚴重依賴。更加令人擔憂的是,近期不斷傳出前期停、減產企業復產的消息,難道8月份會成為今年產量最低的一個月?如果是這樣,尿素前景將極為堪憂!
怎么理解企業為何在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附近還能維持這么高的產量,一些企業的解釋是保就業、賣煤,更多的理由是行業遲早要洗牌,長痛不如短痛,看來是“兩軍相遇勇者勝”啊!如果企業都是放手一搏,真難預測價格的底線。
再來看出口:8月份尿素出口達到了100萬噸,是今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在沒有印度招標的情況下,能取得如此數據確實難能可貴,似乎意味著出口市場向好,但隨著國際新增產能的投放和采購季的結束,這種趨勢不可延續。
印度此次招標很可能是年內中國尿素大量出口的最后一次機會。或許有人心存僥幸,認為印度此次招標可以清空國際貨源,留貨不出,可以待價而沽,風險巨大,一是全球很難再有大的需求,二是即將到來的淡季,中國仍然需要靠大量出口來維持企業的產銷平衡。
考慮到產能的不平衡和物流的約束,不排除在10月中旬前,國內區域市場尿素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但鑒于當前并不樂觀的產量數據和即將到來的淡季,企業應借印度此次招標之機全力清空港口貨源。
到了淡儲和出口統籌考慮的時候了!戴著鐐銬跳舞,裹足難前。只有在港口庫存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尿素出口的主動性才會大大增強,從而有利于整個淡儲的進行,全力滿足印度的需求。
上一條信息:尿素、磷銨被點名,明... | 下一條信息:2,4-滴丁酯、百草... | 返回列表 |